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双良四十年风雨兼程,无数人为之默默奉献、无私付出,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平凡的岗位有着不平凡的坚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承诺。
萤火虽微,若将灼灼萤火汇聚成星河,必将散发耀眼的光芒。欢迎自荐,也欢迎推荐,“以萤火之光,汇双良星河”。
投稿及提供线索进入本微信公众号页面直接发送消息即可,图片、文字、小视频均可。
治水工匠养成记
匠之于古解,心思巧妙,技艺精湛。一定是拥有高超技艺的人才可称之为“匠人”。水匠之名也源于此,做水环境治理领域的匠人,将治水做到极致!今天,小编带你一点一滴了解双良环境这位“治水工匠”——耿波。
初出茅庐·未等闲
2012年,在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前端车间OKUMA数控加工中心来了一位基层新人,名叫耿波。个头不大的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脸上透出青春的朝气,平时的他不仅爱笑,也喜欢把别人逗笑,谈吐自信幽默,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们。
初出茅庐的他,在师傅严谨细致地指导下,逐渐熟悉了设备操作,掌握了岗位技能。他态度认真,工作勤恳,不会就学,不懂就问,一年时间内零失误完成了研发中心复杂的加工任务,以出色的表现快速胜任了岗位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成为车间技术骨干和重点培养对象。工作第二年,作为徒弟的他也开始沿袭双良“传帮带、师带徒”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的把师傅教授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继续传承下去,为车间培养了一批懂技术、有能力的基层新人。
在这个岗位一呆就是三年,虽是基层,却为他更好的适应岗位工作打下了基础,快速掌握技能的背后是他时刻保持的一颗学习进取的心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也为他今后的技术研发之路指引了方向。
跨界出道·未可知
三年基层工作经历的慢慢沉淀,让耿波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当时,双良积极响应“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国家号召,紧跟国家提倡的发展方向,基于自身在环保节能领域深厚积淀,于2017年进行产业转型升级重要战略布局,在江阴·申港筹建江阴石墨烯光催化技术有限公司(现江苏双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水环境治理与修复,为客户提供从咨询决策到项目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引导水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向健康方向发展,彻底解决水环境问题。一直心系双良的他,怀揣着梦想和希望,第一时间就想要加入这个新兴的绿色环保行业。通过双向选择,耿波继续作为一名“双良人”入职双良环境公司,同时也成为了一名骄傲的治水环保人。
虽初到公司的他,对于技术方面不太熟练,偶尔也会迷茫,但每一份交给他的工作,他都能认真对待。在工程部就职期间,通过对上海青草沙水源地水质提升项目、湖南两个项目、常州长沟河项目等工程的现场指导光催化网安装敷设工作,他逐步对公司的新技术新产品有了深层次学习和了解。在施工作业中,耿波总是自己先把每一步摸透,把工作做精细,针对流程结构、各个环节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他会不断地探索,全方位考虑,多角度总结。
由于各个项目受地理位置、水文、风向、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同河道、湖泊或者水源地在现场施工时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耿波根据实际工况的适应性,协同技术部及研发部优化设计方案,针对风向问题和网正面敷设利于维护等方面,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为现场施工管理效率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磨刀不误砍柴工”,适当的调整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在工作的基础上,先找准思维方向,即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方能付诸于实际工作实践中。
公司由于业务发展需求,全国市场进行区域划分,耿波因个人能力突出,转到销售岗主要负责江苏市场。三个月实习经验让他慢慢熟悉业务,打下了工作基础,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工作方法,让他在接下来的区域营销岗位业务技术两手抓。作为一个销售小白,耿波心里明白,对于双良环境这样富有技术含量的水环境治理行业来讲,它不单单靠着说明书甚至日常的经验就能让客户了解各项治水技术之间的分别,因为性能的复杂所以性价比不是能轻易分辨的,这时候技术型销售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必须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在技术产品和客户之前架起一道桥梁,让客户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公司的技术和产品,从而得到满意的服务。
有了工程部现场施工的指导经验,2018年耿波勇担重任,负责起双良环境江苏范围内的区域营销工作。虽然之前也有着多个项目施工的丰富经验,但对于他来说,区域销售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却步。在转岗之前,他主动提出到技术部进行系统培训,从初期项目勘查复勘,到技术方案制定,再到后期项目维护,对于不懂的地方先自学查阅,然后空余时间询问技术人员或评审组专家,直到自己看懂每一处方案设计和图纸。他常常会根据光催化网的一些特性进行优化和组合,使之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同时尝试结合现场实际工况自己设计科学的定制技术方案。
例如“常熟小径河支流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就是他第一个为客户定制的组合式分段治理方案。从前期与技术部同事多次实地勘察现场情况,与客户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流与商务洽谈,到后期合同签订、现场施工及后期维护,都一手抓。为更好地完善技术方案,他还积极对接行业内相关著名科研院所,为公司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提高竞争力,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泾河经过仅8个月的治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受污染一年多的重度黑臭水体,到如今透明度提高五倍多,感官提升明显;水质达到Ⅳ类水并长期稳定维持;水体生境改善,出现各类水生动植物;生态自组织重建,生态多样性得以呈现。不仅是小泾河,还有他负责的滨江西路河的治理效果,更是在大型全媒纪录片《潮气扬子江》压轴篇——走进无锡中惊艳亮相(视频名为《黑科技啊!这张网晒晒太阳就能清理河道!》),双良环境作为“我的河长我的河”专题中掌握先锋治水技术的代表性企业,受到媒体聚焦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开始的一窍不通,到慢慢的挑起大梁。耿波的变化也如同这泾河一般,边做销售,边学技术的他从0到1,实现了“质”的飞跃,顺利的蜕变离不开勤奋、坚持、还有不断的学习。
治水工匠·尤可期
2019年底,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优秀的表现,耿波被公司调任至研发部专门负责产品应用研发的工作岗位。到任的短短数月,他积极贯彻研发部提出的“理清思路、抓住重点、科学设计、综合分析、逐个验证”20字研发原则,一步步脚踏实地,结合之前的实战经验,同时结合市场需求,针对在研项目多次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并对各条路线的可行性进行反复验证。工作量虽巨大,但他并未退缩,主动加班牺牲休息时间,与同事全力配合协作,保障了后续研发工作的顺利推进。过程是枯燥、艰苦的,但他没有一句怨言,只是毫无保留地付出努力,埋头把手中的研发工作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
结果是喜人的,到目前为止,他已成功为公司申请发明专利两项,负责内部课题两项。其中,一种新型光催化布网方式已成功验收,这种布网方式,打破了传统布网方式人工费昂贵、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易漂浮在水表面等弊端,就提升美观度和加强与浮岛植物的结合方向进行深度探讨和研究。
探索过程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经历了两次失败后,在第三次的方案调整中,他果断摒弃了之前不锈钢板固定PVC框的方式,首次采用了不锈钢橡胶皮抱箍,将植物模块放置在浮框中心,使得不锈钢框架在水下“隐身”,在河道中2周左右能够让网稳定在水下15cm左右的位置。新型布网方式的应用,取消了原有浮球、配重的使用,这不仅有效降低了配件的使用成本,更使得敷网更加简易化,减少了人工施工难度,大幅度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
目前,此新型布网方式已在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其中利港南段河作为他应用研发的一条试验河,每天大多数时间他都在河道现场拍照记录、取样观察水质及生态变化情况,为每一个课题奋斗在研发一线。
在公司,大家伙儿都喜欢亲切的叫他“波波”,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缘分,让他与双良治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3月,在公司举办的“寻找双良环境最美春天”主题摄影活动中,他将在利港南段河拍摄的“碧波映白鹭”作品进行了投稿,展现了一副水清岸绿,白鹭戏水的生态美景。
从刚毕业青涩的脸庞到如今沉稳坚毅的眼神,从基层新人成长为研发专员,他认真负责、持之以恒,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成长,从勤奋中积聚资本,从汗水里汲取力量,以专心、专注的工作态度,以专业、精湛的工作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骄人业绩,用热情和汗水回报着双良这个大家庭。
耿波曾说过:“我为自己从事的治水事业感到自豪,如果可以,想一直做下去。”
一步步前行,一点点雕琢。“工匠精神”似乎在无形之中,又有了一种切实的形态。于是,有人去探索、琢磨,不希望错过任何可以学习借鉴的机会,甚至找寻追求卓越的捷径。匠人们说:无形有形,不过是遵从内心,守得住本分,自然经得起传承。
小编听完耿波的故事,又有了不一样的感慨:“谁能说永远跟着追梦的感觉走,不是‘工匠精神’的另一种存在呢?”
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