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西湖水环境治理湖泊修复碧水蓝天,2016年蓝藻暴发,2017年局部区域水华,水质呈下降趋势,水体富营养化加剧,西湖中毒愈深、内力愈弱,水体中蓝藻密度处于偏高水平,毒入洱海,危及江湖。
洱源县政府、洱海保护七大行动指挥部广发英雄帖,双良光催化义不容辞投身到这场止息江湖风波的环保行动中来。
西湖生态系统多样性极为独特,形成面山森林(灌丛)—村庄—农田—湖滨沼泽—湖泊水面—岛屿村庄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交叉重叠的多样性特征。
光催化自然净化法的显著效果引起当地广泛关注,高凡在项目现场为记者介绍工程情况。他从97年加入双良,在云南从事节能产品业务18年,如今毅然加入光催化云南团队,满怀热情接受全新挑战,凭借丰富经验为云南的环境治理提供支持。
双良光催化云南办事处主任高凡介绍说,西湖治理项目始自于2018年初,得到了洱源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洱源县治理保护洱海七大行动指挥部批准。采用独有的石墨烯光催化技术,通过生态围隔,选择一个水环境恶劣,水质较差的湖湾作为试验区,将其它地方划为对照区。整个围隔11500平米,光催化网的铺设占到整个治理水域面积的32%左右。作为有担当的民营企业,双良的西湖试点对石墨烯光催化技术既是展示也是验证,给地方政府、专家、学界一个有力的证据和信心。
在11500平米的水域,双良共铺设光催化网900张,光催化网的面积约为该示范区域水域面积的31.7%,光催化网下挂设一定比例的生物绳,有利于水中微生物的附着,以此进行生态协同来提升水质指标。
作为洱海的源头之一,西湖承担了很大的补水量,所以水质好坏,对洱海影响甚大。而洱海之于大理,之于整个云南9大高原湖泊,亦影响甚深,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西湖治理自2018年5月份正式打响,在整个夏天,由于气温水温较高,水华蓝藻肆虐。进入深秋初冬的季节,从感官上,试验区水体的透明度,包括水生态的构成,都呈现出健康状态。生态调查结果显示,在整个治理期内,植物、浮游生物、动物的种类、分布、密度都比试验区外、治理前有明显提升。双良光催化技术无疑是打开水生态自然修复之门的一把钥匙。
该项目从蓝藻爆发、水体黄绿的情况,到铺网后蓝藻消失(未治理对照区蓝藻依然严重)、透明度大幅度上升,期间治理效果显著,并一直维持稳定。
高凡表示,针对城市黑臭水体,双良光催化做了大量试点,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良好效果。选择西湖试点,是为双良光催化技术运用在大型高原生态湖泊、为大型水体治理提供一个依据、样板和证明。
来自第三方检测机构——云南方源科技有限公司大理分公司总经理孙洋表示,在项目治理前的2017年11月23号进行过一个本体监测,结果显示治理区内部属于Ⅴ类水质,亟待改善。通过石墨烯光催化技术隔离治理春、夏、秋三季后,目前水体处于Ⅱ类到Ⅲ类之间,达到作为生活饮用水源的标准。而尚未治理的对照区仅能用作工业上的冷却水或农田灌溉水使用,无法上升成为生活饮用水源。
洱源县环保局李润荣表示,西湖相对全县其它流域水质更差,蓝藻水华治理令人头疼不已。双良石墨烯光催化项目引进之后,确实看到了水体变化明显,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观,通过中介结构的分析对比,总体在这方面的削减量达到40%左右,这是很了不起的数字。
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